创新

Innovation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成逻辑、内涵要义及价值意蕴

    付嘉文;李明;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重大思想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对新时代十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经验的总结,深刻阐明了文化领导主体、文化发展必由之路、文化发展精神动力、文化建设中心环节、文化发展价值导向、文化本质特征、新的文化使命、文化发展重要基础及文化国际视野等方面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了诸多原创性贡献,是新时代新征程我国文化建设的行动纲领,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024年01期 v.18;No.109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1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建党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经验启示

    杨抗抗;张远航;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时期,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中极为重要的阶段。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进程大大加快,开始被有组织地引进和宣传,并同中国的革命运动相结合。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呈现新的特征,并在与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论战中影响力不断扩大,逐渐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回顾马克思主义在建党时期的传播历程,总结其宝贵经验,对于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01期 v.18;No.109 1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7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全媒体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传播的基本遵循、困境及优化路径

    陈国富;

    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传播面临信息技术发展及信息高速迭代所引发的传播手段、传播内容和受众接受习惯改变等系列问题与挑战。文章通过厘清全媒体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传播的新内涵、新特点,深化对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传播基本遵循的认识,并通过探讨多元化社会思潮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实效性的侵蚀,分众化欠缺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普及等问题,从强化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着力建设新型主流传播平台提升传播力影响力,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传播的分众化互动化等层面,提出全媒体时代下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传播的优化路径。

    2024年01期 v.18;No.109 2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0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改革前沿

  • 基于功能区的跨界大气污染治理模式创新研究

    陶希东;

    大气污染具有流动性,跨界大气污染已成为一个世界性议题。实施跨行政区的功能区治理是解决跨界大气污染的有效手段。目前,我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是跨界大气污染问题较为突出的地区,但基于行政区的治理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大气的跨界污染问题。文章在分析跨界大气污染及其在我国的区域表现的基础上,指出了基于行政区的污染治理模式的固有弊端,提出了“功能区治理”的基本思路及对策建议。

    2024年01期 v.18;No.109 29-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1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时代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制度建设的应然路向

    王涛;

    先富能否帮后富关系到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关键是要建立体现先富帮后富的制度。先富帮后富不是对个人的道德要求,而是对制度的道德要求。建设维护机会平等的制度体系和促进团结互助的制度体系是确保新时代共同富裕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条件。维护机会平等的制度体系涉及两个领域、包含两种机会平等原则,自由竞争的市场与形式的机会平等是共同富裕的逻辑前提,公平的机会平等与进行再分配的政府是共同富裕的现实保障。促进团结互助的制度体系蕴含团结互助的原则。选派干部驻村帮扶的道德意义在于它可以促进团结互助,发扬先富帮后富的表率作用,是通过对后富进行有组织的帮助来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

    2024年01期 v.18;No.109 3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5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特色基本医疗保障:形成过程、发展逻辑和实践路径

    舒国宋;陈仕伟;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反复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中国特色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的发展具有自身的逻辑,它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关于卫生健康工作的理论为指导、以维护人民健康为根本目的、立足我国基本国情为参保人提供适度基本医疗保险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新型医疗保障,是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中国特色基本医疗保障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践行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初心使命,解决人民医疗后顾之忧,避免因病致贫返贫,提高基本医保待遇水平,促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现代化。

    2024年01期 v.18;No.109 49-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0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专题:新时代“枫桥经验”

  • 运用新时代“枫桥经验”化解自然村(屯)内部矛盾纠纷案例研究

    李耀杰;李天博;邱琳;

    如何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化解农村内部的矛盾纠纷,是当前乡村治理最重要的课题之一。当前,自然村(屯)作为我国地域上最小的群众聚居单元,已具备自治、德治、法治的实现条件,有必要在自然村(屯)构建自治为本体,德治、法治为双翼的“三治融合”治理机制。发生在L县L村T屯饮水纠纷的化解过程,为如何运用“三治融合”,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化解自然村(屯)内部的矛盾纠纷提供了生动的样本。

    2024年01期 v.18;No.109 60-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6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社工机构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探索与经验启示——兼论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创新发展

    陆文荣;

    社工机构作为专业性极强的一种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和社会服务,丰富了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内涵。社工机构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拓展了社会服务的主体,增强了社会服务的专业性。在预防社会犯罪、助力平安建设,发挥专业优势、提供心理疏导服务,培育“新农人”、助力乡村振兴,助人自助、引领社会风尚,赋能家庭、参与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社工机构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离不开多方合作共治的新时代背景,一方面地方党委政府大力扶持和推动社工机构发展,另一方面社工机构积极使用能动策略,主动作为嵌入服务体系。社工机构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拓展了为民服务的主体,增强了服务的专业性,丰富了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内涵。

    2024年01期 v.18;No.109 70-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2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城市社区协商治理的实践创新及优化路径探析——以南宁“老友议事会”为例

    吴成林;黄以辰;

    社区协商治理是协商民主和群众自治在基层治理中的实践运用,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成效。文章以南宁“老友议事会”为例,总结出社区协商治理有效的关键在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坚持政府治理与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坚持党建引领社会多元主体治理,但还存在社区协商议事平台话语权弱,可参与决策的能力和空间有限,以及社区协商议事平台组织和参与的积极性不足,议事代表参与的长效机制及与居民的互动机制有待加强等问题。社区协商治理的优化路径包括:坚持党建引领构建多层次协商议事平台,完善社区治理常态化运行机制,完善“老友议事会”议事规则,多途径优化人员配置,加强宣传和引导。

    2024年01期 v.18;No.109 8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7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产业创新

  • 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

    马兆良;丁畅;

    文章通过建立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从2011—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出发,剖析数字经济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直接影响效应,从扩大对外开放、提升创新水平这两个路径出发探究数字经济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间接影响效应。模型研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能显著驱动中国各个省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机制检验显示,数字经济通过各地区扩大对外开放、提升创新水平这两个路径间接作用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扩大对外开放和提升创新水平均对数字经济驱动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效应,即数字经济可以通过扩大对外开放和提升创新水平来驱动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各地区要充分把握数字经济发展的有利契机,完善现代化的外资投资融资体制,加强制造业企业的创新研发能力,从而为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2024年01期 v.18;No.109 91-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3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叙事学视域下文化消费内容创造与价值提升探索

    徐望;

    基于叙事学理论视域研究文化消费,可以认识到故事内容对于文化消费的推动力,可以探索创造故事内容,推动文化消费的策略。在很多文化消费活动中,消费者关注与消费的是故事内容。故事作为文化消费的对象,引人进入与浸入。消费者在消费“同一个”故事时,也参与建构着“千万个”故事。故事总是在流传中的,流传意味着故事产生形变,在文化产业中,经典故事题材历经无数次编创,仍能激起消费者的故事情怀。在消费中,故事再生式地传播着文本与价值观,促成文化共同体。基于叙事学视域探讨如何扩大文化消费,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发掘、讲好和传播中国故事上。

    2024年01期 v.18;No.109 101-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3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LSTM神经网络的可转债价格预测

    邹华玲;张丞;徐向荣;

    近年来,可转债在中国金融市场扮演着重要角色。文章通过LSTM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可转债价格走势。首先,参考现有文献,将可转债价格数据转换到LSTM神经网络模型中;其次,将可转债的标的股票价格数据加入LSTM神经网络模型中,以此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研究结果显示,LSTM神经网络模型在可转债价格预测方面比传统的线性模型具有优势。

    2024年01期 v.18;No.109 11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7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